前 言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西北大学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摇篮”“作家摇篮”。
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现有24个院(系)和研究生院,88个本科专业,其中24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现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现有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设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78个省部级科研基地。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教授)5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国家“****”项目入选者1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000余人,研究生10000余人,留学生1000余人。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等重大科技奖励。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科技文化交流,已与美、英、法、德、日等3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大英百科全书》曾将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学校按照办学定位,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地位和应有作用出发,充分发挥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基础学科专业优势突出和学术水平较高的办学条件,以及学科交叉渗透性较强的办学优势,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并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确立了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坚持立足陕西、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基本定位,并将建立既符合现代教育特征和人才培养要求,适应未来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又体现学校特色,能够激发学生个性、创新性,促使其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运行机制作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目标。
1.2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本科专业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大致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恢复建设时期、90年代初至1998年专业建设发展时期、1998年的调整优化时期,以及2012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现设本科专业的大规模整理四个阶段。近年来,学校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以质量提高与内涵提升为核心任务,进一步加大学科专业的整合力度,科学处理基础与应用、传统与新兴等之间的关系,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与应用比例协调发展,具有西大特色的专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学校专业对区域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契合度。
本学年,学校增设俄语和药学2个本科专业,撤销保险学、地球化学、产品设计3个本科专业。目前,我校共有88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艺、医等十大学科门类;其中,文学类9个、历史学类5个、哲学类1个、经济学类7个、管理学类11个、法学类4个、理学类22个、工学类20个、艺术学类8个、医学类1个。
1.3本科生生源质量情况
我校2020年本科计划3300人,实际录取3328人,其中港澳台招生录取29人(含港澳台联招4人,澳门保送3人,香港推免4人,台湾学测免试生18人),预科转正20人。录取人数中非陕籍1762人,出省比例达到52.94%。2020年我校在陕理科录取最低分为561分,高出一本线110分,最低位次13714,平均高出126分;陕西文科录取最低分为594分,高出一本线82分,最低位次2357,平均高出92分。文史类有14个省(区、市)较2019年有所提升,其中录取分数高出重点线100分的有河北、辽宁等3个省市,高出重点线60分的有黑龙江、湖南等12个省,高出重点线30分的有山西、内蒙古等23个省份;理工类有11个省(区、市)较2019年有提升,其中录取分数高出重点线100分的有河北、辽宁等9个省份,高出重点线80分的有河南、湖北等16个省份,高出重点线50分的有山西、江西等22个省份。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2.1 学校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生师比
截止2020年9月,在册教职工3010人,其中专任教师1870人,占62.1%。专任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1790人,占95.7%,具有博士学位的1499人,占80.1%。专任教师中,非本校毕业教师比例达到63%,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比例分别为28%、36%、34%、2%,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48%。生师比为17.7。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强化院系人才工作主体作用。以院士工作室为突破口,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继续推进教师规模增长、高水平人才引进、校内特聘教授、团队建设、教师国际化发展、优秀青年学术骨干资助、青年教师培养等重要计划,在教师总量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学术团队与教学团队建设、教师培训、博士后流动站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与用人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实效。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深化“一院一策”综合改革,依托中省人才计划精准培育和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加强优秀青年人才扶持力度,充分调动院系人才工作主体作用,积极发挥院士、社科名家等高层次人才在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培育一流创新人才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2020年,学校新增国家级人才20人次,省部级人才52人次,成立社科名家工作室1个。
2.2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
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学的关键在教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为本科生上课是教师的第一职责。学校鼓励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程和开设高水平的学术讲座,鼓励教授、副教授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和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教授每人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1门本科课程,举办1次讲座,指导1篇本科生论文,参加1次本科毕业论文答辩。
引导和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师教学法研究工作量与教师参加教研室、教学团队教学研究活动挂钩,与教师教学研究成果挂钩,并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依据。教学为主的教师每年至少应撰写1篇与自己教学工作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或调研报告。教师申报高一级职务和教授聘岗晋级必须有教学研究成果,且教学研究成果和科研成果应及时运用和固化到教学过程中,并鼓励以论文、报告、建议等形式宣传推广。鼓励在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报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完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机制建设。以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重要内容,完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和青年教师新开课试讲等制度,所有新选聘教师须在一年内过教学关。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由院系负责,可采取指定导师、校外进修、校内培训等方式。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新任教师第一年内应在导师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指导教师计指导工作量,青年教师参加培训和听课计算新任教师培训期工作量。帮助青年教师明确职业使命,树立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正确处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关系,通过职务评审、岗位聘任、教学科研奖励等制度鼓励青年教师积极选好科研方向,开展科学研究,讲好一门课程,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再次,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学奖励制度建设。发挥教学团队和教研室作用,建立多样化教学研究平台。积极推动教学团队、教研室(教学系)、研究型机构等教学科研一体化组织,每2周至少开展1次教学研究活动或教学研讨会议。
不断完善教师教学激励与奖励制度。利用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短期课程研习班、小型工作坊、课程示范、教学个性问题咨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和教案(课件)大赛,引导激励青年教师研究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学校充分利用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各项政策与人才计划,加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引进与培养力度,发挥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鼓励中青年教师参与各级各类讲课比赛,通过各种途径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以上这些举措,有力地推进了教师队伍的传、帮、带过程,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2.3教授承担本科生课程情况
学校现有在校本科生13000余人。每学期开设课程约1800门次, 课堂教学一般以小班教学为主,大班教学为辅,教学班人数为20-80人。
学校2018年印发了《西北大学关于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规定》(西大教〔2018〕1 号),明确规定“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是学校的基本教学制度。教学工作是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是学校教师聘任的基本条件”。要求教学为主型教授每学年须独立系统完整地讲授不少于2门本科生课程(每门课程不少于36课时),教学科研型教授每学年至少系统完整地讲授1门本科生课程(每门课程不少于36课时),鼓励教授为本科生讲授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2019-2020学年,学校教授总人数479人,实际为本科生授课455人,占比95%,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课时总数42515学时。学校每学期开设通识课程150门次左右,承担通识课程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比例为100%,基本上达到了每位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要求。
2.4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本科教学日常运转投入方面。2019年本科教学日常运转经费779万元,用于保障本科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本科教学实践环节专项投入方面。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实践环节,保障实践教学质量,按照《西北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西大党发[2016]28号)文件要求,我校将本科生均教学实践经费标准提高至2000元/人,2019年教学实践经费投入总额为2650万元,其中教学经费和实践经费各占50%。
本科人才培养专项投入方面。2019年我校安排本科人才培养项目库专项2160万元,用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培育、高水平教材建设、名师引领与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育认证等专项人才培养项目建设。
学科经费投入方面。2019年学校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中有1405万元用于人才培养方面的支出。
为了持续改善教学条件,加强资源条件建设,2019年学校通过设立专项,投入558万元用于新建多媒体教室、购置教学设备,教学设施得到显著提升,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本科教学工作是学校的重中之重,经费保障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学校在本科教学经费投入方面一方面积极争取有利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学校“一流专业”建设;另一方面通过专项经费项目化管理,加强对经费的监管,形成良好的经费管理机制,保障经费落到实处。
2.5教学用房情况
学校目前占地面积1571507.19平方米,在校生生均70.8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550361.24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面积57855.15平方米。学校现有公共教学楼12栋,教室数345间,座位总数31526个。其中供本科教学使用的公共教学楼共8栋,教室数214间,座位数19748个,其中多媒体教室209间,座位数21796个。
学校所有公共教学楼全部对学生开放,各类教室除保障日常教学需求外,还满足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需求。从日常使用情况来看,公共教学楼基本满足学校本科教学的需求,公共教室利用率达95%以上。近几年,随着教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教师希望在授课时使用多媒体设备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使得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利用率更高,使用更为频繁。为更好的保障本科教学,学校不断改变思路、大胆创新,不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引进服务质量好、获得用户好评、业界口碑好的物业公司为我校提供教学服务保障;近年持续加强多媒体教室改造,2020年新增改造多媒体教室37间,改造完成后的多媒体教室,由专业技术服务公司提供专职驻场技术人员对教室进行运维管理,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保障。
2.6实验室、设备情况
近年来,在国家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和本科专业综合试点改革项目的推动下,学校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建设为核心,以交叉、应用学科实验室建设为重点,在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仪器设备更新、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学校基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学校现有22个省级以上实验教学中心,覆盖全校18个院系的343个本科教学实验室,总面积达29981.85平方米。其中文科实验教学中心有12个,理工科实验中心有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其中2019-2020年新增省级实验教学中心3个)。
表2-1西北大学基础实验室建设情况
序号 |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 |
类别 |
1 |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 |
2 |
地质学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 |
3 |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 |
4 |
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 |
5 |
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 |
6 |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 |
7 |
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 |
8 |
应用经济学与管理学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 |
9 |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10 |
法学模拟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11 |
化工过程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12 |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13 |
资源环境与区域规划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14 |
审美文化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15 |
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16 |
数学建模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17 |
艺术设计与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18 |
外语语言文化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19 |
地质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20 |
陕西省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21 |
地理与环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22 |
文化遗产艺术设计与传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另外,学校新增建设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项:
表2-2 2019-2020年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序号 |
名称 |
级别 |
1 |
基于运筹学的乡村道路规划效能分析虚拟仿真实验 |
省级 |
2 |
古代壁画修复虚拟仿真实验 |
省级 |
3 |
金属β-内酰胺酶L1的表达及动力学表征虚拟仿真化学生物学创新实验 |
省级 |
4 |
储能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综合虚拟仿真实验 |
省级 |
5 |
文物遗址周边环境风貌规划与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
省级 |
6 |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渭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虚拟仿真实验 |
省级 |
2019-2020年,学校基础实验室建设专项建设经费共投入教学仪器设备及材料经费2264.55万元。这些投入,保障了学校基础实验室日常运行和稳步发展。同时,学校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各级各类专项建设经费,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基地基金、中央与地方共建专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等经费更多地用于基础实验室建设;鼓励教师和科技人员将科研项目经费和人才启动经费等更多地用于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在加强基础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的同时,学校加大基础实验室建设经费管理力度,确保基础实验室建设经费的使用效益。
2.7图书资源情况
西北大学图书馆由太白校区图书馆、长安校区图书馆和院系图书资料室组成,总面积56137平方米。截至2020年底,累计纸质藏书324.1万余册,电子图书277.9万余册,电子期刊82.9万余种,数据库251个,学位论文808.6万余册,音视频6余万小时。当年新增纸质图书5.5万余册,当年文献购置费2042.6万元。
据统计,本年度图书借阅14.9万册;电子资源访问量1420万次,数据库期刊全文下载量619万篇,电子书访问量199万篇,多媒体视频库播放200余万次;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1100多篇次;线上线下信息咨询1736人次;培训及数据库讲座125场次。
近年来图书文献资源建设特别是数据库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电子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对“双一流”建设、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2.8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
学校基础网络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出口带宽由2018年3个运营商9Gbps,跃增到了2020年4个运营商46.5Gbps的IPv4带宽和2Gbps的IPv6带宽。其中,学生带宽从2018年的3Gbps达到2020年的35Gbps;学生使用网络由限流量转变为不限流量模式,教学及办公区域为免费模式,为学校网络教学提供扎实底座。
学校加快教学信息化环境建设,建有网络学习空间、学校网络直播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电子大屏统一发布系统等。目前,学习空间建设初步启动,超星“学习通”平台和“雨课堂”两个平台进入学习空间,已投入使用中,学习空间累计课程访问量1987.5万次,参与学生14508人,产生教学资源216554个,创建课程或培训1084门。通过网络直播和视频会议平台,开展跨地域授课及学术交流活动,如黄山村的“云端”思政课、“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等13场次网络直播;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承载了222个文档、54300个图片、11439个音频、26201个视频、31780个课件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涵盖国内外高校优秀开放课程、课件素材、学术讲座、英语学习等内容资源,平台本年度累计访问量88291次;建有学校电子大屏信息统一发布平台,将两校区10块户外大屏的信息统一管理,发布信息190多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服务。
另外,学校利用第三方网络平台,如“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建设学校的视频公开课、慕课(MOOC)。同时,通过学校企业号,推送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3.1《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使用情况》
按照陕西省教工委关于认真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以下简称“《讲义》”)学习使用的通知要求,学校党委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组织全体干部师生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讲义》的系统学习和实践活动。学校层面,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讲义》专题学习,把《讲义》内容有机融入近期举办的全校干部培训、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集体备课会、“青马工程”培训班;院系及职能部门各党委(直属党支部)组织本单位中心组进行专题学习;教务处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形势政策”课教师和干部教师代表等参加教育部教材局开展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使用培训;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校团委主办“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识竞赛,全面检验广大学生学习《讲义》的情况。
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课程,围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面向本科生开设《大学生“四史”教育专题讲座》《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知识法律保护入门》《科学史》《立法理论与实践》《黄帝与传统文化》等系列西大特色课程,并把《讲义》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指定教材。同时,学校组织召开了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会,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思政课骨干教师代表等进行充分交流研讨,进一步凝聚了“讲政治、抓思政”的行动共识,确立了思政课改革创新要聚焦“高水平、有特色、研究型”的办学定位。
3.2课程建设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改革通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实施通识教育和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同时能够为后续专业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遵照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西北大学通修课程分层次改革方案》(非专业类数学课程、大学英语课程、大学计算机课程),明确分类教学目标和制定分类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分层次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学习目的等方面的要求。
在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中,学校注重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同时,增加了创造性思维训练、科学研究方法、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类课程。目前的通识课程体系包括体育艺术与素质拓展、历史与文化、宗教哲学、社会科学、科学技术与工程、心理学类、语言文字类等七个大类,每年开设通识课程达180门次左右,课程的更新率达到10%。
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结合国内慕课(MOOC)发展趋势,坚持“突出课程特色,重视教学创新,探索共享机制”的工作思路,继续推动慕课课程建设专项工作,2019-2020学年,学校共计立项两批83门MOOC课程建设项目。截止目前,学校共66门MOOC课程已在“爱课程”平台面向社会开课,20门课程已在“智慧树”平台正式开课。MOOC累计已有76万余人选课,SPOC已有1.5万余人选课。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经过精心策划,整合多方力量通力协作、精心打造,联合化材学院、艺术学院、文化遗产学院、外国语学院,积极整合教学资源,用时10天,高质量完成课程线上建设工作,目前已有2门课程在教育部首批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上线。2019-2020年,学校共有21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同时,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保证思政课程育人质量和水平。依托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打造具有西北大学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选修课程。围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已经面向本科生开设有《大学生“四史”教育专题讲座》《中国传统文化》等系列西大特色课程。同时,学校把课程思政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三全育人”的有效载体和驱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课程育人实践,促进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有效转化为育人优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表3-1 西北大学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课程类型 |
大学语文 |
李浩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波谱分析 |
白银娟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半导体物理学 |
张志勇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电影作品读解 |
张阿利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数据结构 |
耿国华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行政管理学 |
梁忠民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植物学 |
刘文哲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逻辑学导论 |
李静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新疆石人子沟遗址GT1考古 虚拟仿真实验 |
马健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 |
地质工程原位测试虚拟仿真系统 |
谢婉丽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 |
政治经济学 |
何爱平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张文利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考古学概论 |
钱耀鹏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岩浆岩岩石学 |
赖绍聪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组织行为学 |
曹蓉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数据结构 |
耿国华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
城乡规划社会调查 |
董欣 |
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 |
3.3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规范教材建设与管理,对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2018年1月印发了《西北大学本科生教材选用管理办法》(西大教〔2018〕1 号),从教材审核、选用及过程管理等方面做了严格规定。2019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依据建设绩效加大经费支持,催生一批高水平课程、教材、教师队伍和教学成果,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学校长期重视教材建设工作,以选用和引进国内外高水平教材为主体,以编写有特色、高质量教材为重点,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注重培育,促进学校教材质量和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一是科学规划,建立教材建设的有效机制。学校要求各院系组织制定长远教材建设规划和年度进度计划,有计划地组织新编或修编一批能反映国内外科技发展、学科前沿动态和社会发展、适应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优秀教材和配套教材。二是加强组织,加大教材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学校各类教学项目立项过程中,加大对教材建设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对优秀教材和特色教材的培育与投入,确保出版的数量和质量。三是完善机制,调动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加大对出版优秀教材的奖励力度,凡是正式出版的高水平教材,学校给予1万元奖励;在职称评审中将优秀教材与专著同等对待。四是保证质量,教材选用须坚持质量标准,鼓励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国家级重点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省部级获奖教材以及各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原则上不得使用自编讲义。
学校通过立项高水平教材建设项目鼓励教师编写高质量教材。2019年学校共立项高水平教材建设项目99项,投入经费总计468万元,占2019年学校项目库经费近30%。经费投入按教材编写和出版进度分批下拨,不能按期完成的将取消立项资格,同时相关负责人在两年内不能再申报各类教材立项。为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使教材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学校将教材建设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教师针对专业特色及学生实际自主编写教材,力争出版一批既能反映当前行业技术先进水平,又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教材,并在经费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确保教材建设工作的落实。学校自编教材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执行,对自编教材的政治意识和思想性以及专业水准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的教材坚决不能进课堂。学校鼓励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研究成果,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促进教材建设工作,鼓励教师针对专业特色及学生实际自主编写教材。学校已有多位教师编写、发行个人自编教材,并将自编教材投入日常教学当中。
2020年,学校参与并主导编制了《陕西省普通高校教材建设规划》和《陕西省普通高校教材管理实施细则》;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工作安排,组织全校所有出版和使用教材的专项排查工作,并根据教育厅检查结果反馈,进行查漏补缺,明确掌握全校每门开设课程的教材使用情况。同时,学校参照国家马工程重点教材目录,排查马工程教材使用情况,确保有马工程教材的课程必须使用马工程教材;并制定《教材使用(出版)审查单》,严格教材使用和出版流程。
经过多年规划和培育,学校教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国思想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政治思想史》《考古学概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世界现代史》等7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先后出版,其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政治思想史》《考古学概论》等3部教材进行第二版发行,张岂之、谢阳举、张茂泽、黄民兴等先后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首席专家。另有多部教材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高层次出版社出版,8部教材获陕西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57部教材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系列)教材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部教材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2部教材获得省级优秀教材奖,另有多部教材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高层次出版社出版,近三年出版各类教材近百部。
3.4教学改革
学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积极进行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引导教师研究课程、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推行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网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支持各院系建立教学案例库和项目库。对于承担教学改革项目和教学平台项目的教师和教学团队,学校按照一定标准计入教学工作量;并要求教师每2-3周必须进行教学法研究,旨在通过经验交流与研讨,明晰教育理念、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2019-2020学年,学校在网络视频选修课中继续探索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融通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学校根据课程所属学科专业,组建以教授为团队负责人的课程教学团队,负责选课学生的答疑、研讨和考核等工作。选课学生自主安排学习地点和学习时间,按要求完成研讨与考核。这种将以网络开放课程与参与式、研讨式教学相结合,将线上授课与线下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推进了教师教育理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为学校探索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校在2019-2020学年共立项支持七大类200余项教学项目,经过校级项目培育孵化,共获得11项省级教改项目立项,6项省级“新工科”项目立项,其中《面向智慧教学的新工科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建设》项目获得国家级“新工科”项目立项。
3.5实践教学
今年上半年疫情防控期间,学校调整实习工作安排,全校本科生实习工作暂停。部分院(系)根据学科特点重新设计实习方案,将线下实习转为线上进行。公共管理学院精心组织安排2017级本科生开展线上毕业实习,顺利完成实习;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利用信息通讯技术,也采用线上方式完成软件综合实习、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综合实践等多项实习任务,并针对在线实习的特殊性,对有关专业采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进行线上指导的方式开展实习。下半年,按照学校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地质系、化工学院等具备实习条件的院(系)陆续开展省内实习;生科、遗产学院经学校审核通过组织学生在新疆、广东省开展实习;其余院(系)因疫情影响不具备条件暂未开展实习。截止目前,全校已开展实习活动30余项。未开展实习的院(系)将通过延期或者制定新教学活动的方式完成实习工作。
学校坚持保持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等学科专业竞赛备赛实训不间断,积极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参赛学生开展线上训练,我校学生在多项学科专业竞赛中参赛成绩斐然。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我校荣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我校荣获国家级一等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32项、省级二等奖31项;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我校获得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我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我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3项,一等奖获奖总数名列全国第四;城市设计&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国际竞赛,我校2个学生团队荣获国际级奖项,优秀奖1项、提名奖1项。本科生体质测试达标率为97.1%。
3.6毕业论文(设计)
2020年疫情期间,学校经过向全校所有院(系)调研后,重新制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方案,组织院(系)充分利用交互软件、在线课堂、电子邮件等网络方式,采取远程指导、远程考核检查、视频会议等组织形式,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各个环节工作;首次使用毕业论文(设计)在线管理系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等院(系)尝试利用系统平台开展工作。对于无法完成实验的,由指导教师提出申请,经院(系)批准后更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和内容;对于必须返校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实验的,指导教师在学生返校前,远程指导学生熟悉实验内容、方案、方法、步骤,并提前做好实验安排,保障学生返校后顺利完成实验。为了保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采用“知网”和“维普”两套系统,对全校所有毕业论文(设计)进行100%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3.7创新创业教育
为做好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工作,学校主动与院(系)共同深挖潜力项目,并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线上讲座与远程辅导,精选优质在线课程免费向参赛学生开放学习,通过网络远程协作方式积极做好备赛工作。2020年全校报名参赛项目509个,超额完成参赛任务。我校获得国家级金奖1项、铜奖1项,国赛成绩实现我校参赛六年来金奖的零突破;获得省级金奖2项等,其中“蜂之蜜”金奖项目团队同时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全省冠军,成为我校参赛以来首个省级冠军项目团队。大赛获奖情况如下:
西北大学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统计表 |
获奖级别 |
赛道 |
金奖 |
银奖 |
铜奖 |
国家级 |
高教主赛道 |
0 |
暂未公布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
1 |
暂未公布 |
省级 |
高教主赛道 |
1 |
5 |
9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
1 |
2 |
0 |
校级 |
高教主赛道 |
11 |
25 |
40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
3 |
5 |
9 |
2020年疫情期间,我校转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工作思路,全面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顺利实现项目申报与结题评审“无纸化”工作模式;并深入实施“一院一策”,调动院(系)工作积极性。今年,全校共建设校级项目346个、省级项目501个、国家级项目167个,计划投入项目建设经费200余万元,项目建设数量及经费投入额度均创历史新高。5-6月,组织各院(系)采用“网络化、无接触”工作模式,对结题项目开展线上评审、答辩工作,全校所有院(系)顺利完成608个项目的结题工作。
持续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工作,着力开发、建设创新创业课程。目前,正在建设31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其中线上课程16门、线上下课程15门。截至2020年,已完成全部在建课程项目中期检查工作,所有课程建设工作推进良好。其中,6门课程已经在“爱课程网”上线使用,选课学生人数共计3.3余万人。其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精华模块在线指导》MOCC教师出版配套教材《创新创业新思维与新实践》。
四、专业培养能力
4.1 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据和根本遵循。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和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坚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对标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及“四新”建设的新要求、新目标,按照“重基础理论、重创新精神、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遵循明确目标、彰显特色,夯实基础、通专结合,拓宽口径、交叉培养,优化结构、更新内容,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分类指导、发展个性的基本原则,着力构建适应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本科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高素质、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综合竞争能力的高质量本科人才。
学校从2018级新生开始试行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校“逐步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的部署,在分析国内外一流大学同学科或相近学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建立“专业准入准出标准”和“人才培养分流机制”,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学校还将紧紧把握新时代社会经济进步和高等教育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需求,不断修订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完全学分制下满足社会需求的彰显西大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4.2专业培养目标
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注重培育文化自觉、注重培育特色化知识和技能、注重培育实践能力,全面推进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融通,本科教学与学科建设相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相融通,促进教育教学的规范化、现代化、特色化与国际化,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4.3专业建设情况
学校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理念和新思想,依托百余年办学积淀和深厚的学科专业优势,坚持“立足陕西、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服务定位,按照“全面提高、重点突破、优化结构、注重创新、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方针,科学规划专业发展路径,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四新”建设,持续提高专业整体水平。
学校现有7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即地质学、化学、物理、历史学、经济学、生物科学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其中经济学和地质学已被推荐申报2020年度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学校为教育部首批确立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地质学、化学、经济学、资源勘查工程、历史学、物理学、中药学、汉语言文学、考古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行政管理等13个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17个专业入选省级特色专业,19个专业被授予“陕西省名牌专业”称号;地质学、化学、经济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4个专业获准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13个专业点获得了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立项,物联网工程、能源化学工程2个专业获批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11个专业,自2004年以来连续被评为中国大学A++专业。
2019年,学校汉语言文学、考古学等24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数量占学校本科专业总数的近30%,获批数量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全国省属高校、在陕高校均位列第一。2020年,学校另有金融学、英语等11个本科专业入选第二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10个专业与2019年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同被推荐参加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
表4-1 西北大学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院系 |
专业名称 |
专业负责人 |
院系 |
专业名称 |
专业负责人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李浩 |
化学与材料 科学学院 |
化学 |
陈三平 |
广播电视编导 |
张阿利 |
材料化学 |
崔斌 |
历史学院 |
历史学 |
陈峰 |
地质学系 |
地质学 |
赖绍聪 |
文化遗产学院 |
考古学 |
段清波 |
资源勘查工程 |
王震亮 |
经济管理学院 |
经济学 |
任保平 |
城市与环境学院 |
人文地理与 城乡规划 |
李同昇 |
工商管理 |
惠宁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刘文哲 |
公共管理学院 (应急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 |
曹蓉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软件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彭进业 |
法学院 (知识产权学院) |
法学 |
刘丹冰 |
物联网工程 |
房鼎益 |
新闻传播学院 |
新闻学 |
王春泉 |
软件工程 |
耿国华 |
数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 数学 |
郭真华 |
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赵彬侠 |
物理学院 |
物理学 |
杨战营 |
制药工程 |
刘庆超 |
应用物理学 |
杨杭洲 |
生物工程 |
惠俊峰 |
4.4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对标国家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将课程思政、劳动教育、创新创业、“四新”建设等教学新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科学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基础知识与方法论相结合、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研究能力为目标的具有西大培养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方面,在完全学分制改革背景下,合理设置课程模块结构,全面实施选课制。学校注重前期构筑宽厚基础,推进通识教育,后期优化专业教育,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加强研究性教学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按照“专业准入准出”和“人才培养分流”机制,科学设计多元化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模块和发展方向的机会,并引导各院(系)制定《西北大学新生学业指南》,引导学生做好学分制下的学业规划,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需求。
另一方面,学校进一步提高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加大开放选修课程要求,坚持“开放思维”,面向全校开放专业课程资源,鼓励学生跨专业或跨院系选修课程,通过学科交叉,拓展人才的适应口径,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同时,学校加大课程资源建设,引入课程竞争和淘汰机制,引导教师进一步加大本科教学投入力度;并鼓励教师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育人资源,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提升专业课程体系内涵质量。
五、质量保障体系
5.1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学校始终把本科教学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西北大学章程》从制度上保障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师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优先地位,学校从领导重视、师资保障、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等方面全力保障本科教学核心地位。
学校以“强化课堂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活跃课外教学”为主线,以“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暨“1239工程”为抓手,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通识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推动专业发展、课程建设、教师能力、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教学改革、国际交流、教学保障、质量监控等九大方面取得质的飞跃,促进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
5.2 领导干部研究本科教学情况
学校2019-2020学年度共召开7次党委常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研究本科教学工作,议题包括研究审定《关于加强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的若干意见》;审议2020年高水平运动队招收计划;审议长安校区轻量化智慧教室建设立项;成立西北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等。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4场,其他本科教学专项工作会10余场,着力研究解决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2020年初召开的本科教学工作线上会议,为疫情期间本科教学平稳运行,本科教学各项重点工作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确保了本科线上教学标准不缩水、教学质量不降低。
校领导坚持通过课堂听课、考试巡查、教学检查、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一线了解本科教学情况,及时发现、研判、解决问题。
5.3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确立本科教学基础与核心地位,突出学生中心和教师主导,构建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与保障机制,结合新时代教育现代化新要求以及学校实际,学校出台了《西北大学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若干意见》。意见围绕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打造西大特色“金课”、深化完全学分制改革、加强卓越拔尖人才培养、健全教学科研等效评价、推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完善教学评价保障体系、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改革教学导向绩效分配、夯实“一院一策”教学管理等十个方面深化改革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倾斜、投入增加,进一步激发“教”与“学”的活力,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为鼓励教师投入教学、研究教学、创新教学,不断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出台《西北大学教学奖表彰工作实施细则》。
为推进课堂革命,提高教学水平,制定《第二届陕西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西北大学校赛实施方案》,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届陕西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奖教师等围绕课堂教学创新和课程思政举行了多场专题报告,积极开展校省两级备赛参赛工作。
为推进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工作,制定《西北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2020-2022)》,梳理专业建设现状,夯实专业建设任务,引导和督促各相关专业高质量完成建设目标,达到专业认证标准。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西北大学课程思政工作方案》,把课程思政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三全育人”的有效载体和驱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课程育人实践,促进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有效转化为育人优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5.4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在教学工作中坚持全面质量管理,重视教学过程管理,通过建立教学质量标准,完善“教学监控与保障机制-教学质量评估机制-教学激励机制”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符合学校教学实际的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见图5-1)。
图5-1 西北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包括领导干部听课机制、校院两级教学督导机制、学生评教机制、教师评学机制、教学检查机制等,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包括课程教学状态评估机制、考试监控与评定机制、教学质量检查与反馈机制等,教学激励机制则主要包括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奖等奖励评选机制。
为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逐步从制度与组织上进行完善和落实,学校先后制定了《西北大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实施细则》《西北大学关于建立教学督导制度的决定》《关于定期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的通知》《西北大学关于加强教学督导工作的意见》等。从1998年开始,实施教学督导制,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或教学管理经验的教师和管理干部担任教学督导员,监督教学工作运转,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和教学研究,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充当参谋。自教学督导制度建立以来,教学督导委员会对保障教学质量长期发挥着主渠道作用。2017年10月,启动了西北大学第六届教学督导委员会的换届工作,聘请42名有丰富教学经验或教学管理经验的教师担任教学督导员。同时,在所有二级本科教学单位建立院系督导组织,遴选了113位院教学督导,完善了“校-院”两级督导的质量监控机制。同时,教学巡视检查组坚持在整个教学年度内不定期开展教学工作检查,做好每学期开学教学检查和期末考试考风考纪巡查工作,并以教学通报的形式将检查情况及时向全校公布,保障了教学秩序的有序运行。
5.5 日常监控及运行、规范教学行为情况
实行课程教学状态评估制度。为了有效地监控全校本科教学的基本运行状态,从1994年开始,实行了“课程教学状态评估”制度。通过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检查与评估,掌握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投入与工作状况。为了加大监督控制力度,不仅把评估结果作为教师的年度业务考核、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的一项资格条件,而且从2003年开始,实行了“红黄牌”警告制度。对于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课程,给予“红牌”警告,全校通报,并责令该课程教师停教一年学习整改,当年不能晋升职称,停发岗位津贴;对于评估结果为一般的课程,如果再次评估仍无改进,给予“黄牌”警告,要求限期改进。2019—2020学年,校督导委员会教学评估250门课程,其中82门为优秀,166门课程为良好,2门课程为一般。
实行教学检查制度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学检查、中期检查和期末考试检查制度,检查由学校领导牵头,教务、人事、学生、团委等职能部门参加。从1997年开始规定每学期校级领导每人至少听课2个学时,其中思政课程不少于1课时。处级干部每人听课不少于4学时,思政课程不少于2课时。同时,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听课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对领导干部听课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分析,并向各学院(系)及时进行了反馈。
实行学生评教制度。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实行了学生评教制度,每学期组织所有学生对所上课程进行评估,并开通了学生网上评教系统、校长信箱、教务处长信箱,学生可对所开课程和教师做出评价,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同时各院系在网上开设院长(系主任)信箱和党委书记信箱,及时接受和处理学生反映的问题。
实行教师评学制度。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与评价力度,实行教师评学制度,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课堂表现、课程作业、课程论文、课堂讨论、课程实践等都纳入成绩考核范畴,作为平时成绩(一般按20-30%记取,试点课程最高为50%)记入课程总成绩。
5.6 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国际评估情况(教务处教学科)
2019年,学校工程专业教育认证取得了显著的成果,6月,地质学系地质工程和资源勘查工程2个专业正式通过认证。7月软件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2个专业提交了自评报告。10月,受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委托,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组对我校软件工程专业进行了实地考察。12月,我校4个本科专业认证通过受理,分别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
2020年6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通过认证,这是我校继地质工程专业、资源勘查专业第三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
六、学生学习效果
6.1 学风管理举措及效果
本学年,学校持续深化“652”行动计划,搭建“乐学+辅学+督学+优学”四位一体学风建设体系,探索完全学分制下学生管理新模式。
一是在新生中坚持开展晚自习,引导学生制订并落实“青春学习计划”,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强调学习结果,举办“优良学风伴我成长”系列活动100余场,录制“学霸微课”15场,受益学生近万人次,有力增强学生学习动能。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出台《学生朋辈导师管理办法》等制度,选聘优秀学生担任新生朋辈导师,协助辅导员负责本科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学业指导与帮扶以及品行养成等工作,帮助学业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推进学工干部“四进”(进课堂、进宿舍、进网络、进学生活动场所)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是创建学生社区工作站1个,推动“社区+”+党建、团建、学业辅导、心理辅导、安全教育、社团文化等,建设学生社区共同体文化,强化社区思政和宿舍思政育人合力。
四是凝练学风建设品牌,选树优秀学生标兵10个,优良学风集体28个。进一步加大学业成绩和科研业绩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的权重,将学生的学风状况、实践创新、科研能力等内容纳入学年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举办优良学风集体、优秀学生标兵、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先进事迹交流会50余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是营造良好学风氛围。坚持“把舞台还给学生”的理念,引导学生设计、组织学生总结表彰颁奖典礼、校运会、网络文化节等大型活动,把“以生为本”理念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6.2 学生学习满意度
2018-2019学年末,在全校本科生中就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进行了抽样调查,问卷分四部分:学生个人简况、对学校相关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对专业课程设置及选择性的满意度、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参与调查的学生覆盖到所有院(系)。调查显示,学生对学校相关建设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总体满意度向好,普遍认为自己在学校的学习及对专业课程设置达到了期望。学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选择“很满意”或“满意”的占84.1%,选择“不满意”的有2.3%,选择“一般”的有13.6%,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学校育人工作表示认可。同时,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逐年提高,说明学校采取的一系列改革和发展举措,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有63.3%的学生认为专业的课程设置“合理”,35.2%的同学认为“基本合理”,1.5%的同学表示“一般”。说明多数学生认为在校所学知识与专业贴合度较高,能够学以致用。在问到学生对在学校的学习是否达到期望,选择“达到”或“基本达到”的占79.6%,选择“没有达到,但知道自己该如何改进”的学生占16.5%,3.9%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达到期望,也不知道该如何努力”。
6.3应届毕业生毕业、就业情况
本学年,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省关于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和“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置于优先战略地位,全面夯实以“一把手工程”为保障、“两个平台”为载体、“三个体系”为中心、“四个坚持”为助力的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体系,促进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升。
学校2020届本科毕业生生3294人,已就业2452人,未就业842人,就业率为74.44%。其中,已就业2452名本科毕业生中,1348名同学选择升学(包括出国、出境),占本科生总人数的40.92%;签就业协议等形式就业1020人,占30.97%;国家、地方基层项目19人,占比0.58%;自由职业54人,占比1.64%;自主创业8人,占比0.24%;应征义务兵2人,占比0.06%;科研助理1人,占比0.03%。未就业842名本科毕业生中,待就业474人,占比14.39%;不就业拟升学346人,占比10.50%;其他暂不就业22人,占比0.67%。
6.4攻读研究生情况
学校2020届毕业生攻读研究生(包括出国、出境)共1348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40.92%。从高校层次看,2020届本科毕业生升学高校主要是全国211、985知名高校;从高校地域看,其主要处于陕西地区。其中,升学至我校的本科毕业生有495人,占本科升学总人数的36.72%。
6.5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评价
根据调研,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整体满意度较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毕业生思想道德素质高,普遍表现在政治素养过硬,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能够切实遵守职业守则等方面。二是毕业生专业素养高。我校学科门类齐全,人才培养文理兼容,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创新意识强,改革精神活跃。三是毕业生综合实力过硬。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和团队精神,较好的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责任感强,工作表现较为突出。
七、特色发展
7.1 发挥综合优势 坚持文化育人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
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铸筑大学精神,弘扬优秀文化,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积淀,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
铸筑大学精神塑造学生的“西大”品格。学校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铸筑了风格独具的大学精神,具体凝练为“公诚勤朴”的校训,“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西大精神,“团结、进取、民主、奉献”的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公诚勤朴”,“公”:天下为公,大学要有社会责任和道义担当;“诚”:诚恳诚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勤”:勤奋勤恳,永不懈怠;“朴”:质朴无华,抱朴归真。
西大校训凝结着西大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是大学精神的魂与魄,是学校的“精气神”“教育场”和“核动力”,是西北大学独具特色的精神品格。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最根本的内涵,学校颁布了《西北大学文化建设规划(2014-2022年)》(西大党发[2014]48号),每年向校内各单位分解布置校园文化建设任务,注重实施,狠抓落实,使大学精神渗透于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科研的每道环节。学生濡染其中,接受最深沉的浸润和最深刻的化育,成长成才的过程中烙上了“西大印”,树起了“西大魂”。
继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充分发挥传统文化领域的学科优势,积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着力培养具有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一是继承学校传统,把传统文化纳入育人体系。新中国成立后,首任校长侯外庐将中国现代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阐发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改革开放以来,以张岂之为代表的学人在思想史研究中体会到,中国古代哲学具有丰富的辩证思维和人生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道德和理性力量的深厚源泉,并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校育人体系。
二是构建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有效培育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1994年,西北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经过20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以中国思想精华为主干、以人文精神为引导、以历史文化为基础、熔中华思想文化于一炉的教学体系。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人文精神》《中国思想文化史》等多部教材。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以高水平研究成果构建教育支撑体系。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研究,取得了《中国思想史》《中国儒学思想史》《宋明理学史》《唐诗美学》《文明交往论》等一批有力支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荣誉奖、一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及其它省部级奖励。构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体系。以“侯外庐学术讲座”等20余种文化讲座为载体,邀请知名学者、著名作家艺术家等举办文化学术讲座,每年举办200余场。打造了“黑美人”艺术节、汉字大赛、“文苑华章”、老庄哲学节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
弘扬创新文化涵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课堂教育只占到学生可分配时间和空间的一部分,剩余的时间空间属于学生的“私时间”和“私空间”,这就是学生的“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学校除了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科研训练等课堂教育手段,培育学生科学精神,还通过弘扬创新文化,用创新的氛围和气氛,充盈弥漫学生的“生活”空间与“生活”时间,将教育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联,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自主体验中受到教育,涵养探索精神、创新精神,构建追求真理、推崇理性的价值自觉。
学校搭建课外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加大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资助支持,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的探索研究,积极对院系科技文化活动进行引导。发挥综合大学优势,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开展院系科技文化活动,做到了“一院一品”,实现了常态化、多元化,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精彩纷呈。比如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化学文化周”,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文化周”,物理学院的“劼恒杯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等等。
7.2 坚守使命 立足西部发挥学科特色培养区域发展栋梁之材
早在抗战时期,学校就确立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使命。多少年来,学校一直不改初心,立足西部,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响应国家需要培养扎根西部的建设者。长期以来,学校积极面向西部贫困地区招生,西部生源每年占到70%;学校历届毕业生中约有70%服务于西部,其中有一大批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边疆和贫困地区建设,在西部的广阔空间书写了精彩的人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凝练学科特色培养建设西部的专业人才。学校依托区域人文和自然资源,南依秦岭、北临渭河与黄土高原资源,坐拥周秦汉唐文明、丝绸之路起点的区位资源,走出了一条独具西大特色的学科专业发展之路。西北大学在渭河流域治理与发展研究、西部经济发展研究、关中-天水区域经济规划研究等方面成绩突出,在秦岭造山带研究、秦巴山区生物多样化研究等领域成果卓著,在周秦汉唐的历史研究、文学研究等领域硕果累累,在丝绸之路考古、中亚历史社会经济研究领域首屈一指。在这些领域也培养和锻炼出了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学者专家,如被誉为“秦岭王”地质学家张国伟院士,古生物学家舒德干院士,西北经济王何炼成教授,中东问题专家彭树智教授,唐代文史专家李浩教授等等。
立足西部,建设西部,学校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发挥自己的学科特色和学科优势,为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了解西部、钻研西部、适应西部、献身西部的学有专长的专业人才,为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和科技保障。
办好基础学科培养学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基础支撑人才。西北大学是一所以基础学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是学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基石,学校一直坚持办好基础学科,为国家和西部的学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培养基础性支撑人才。
发展基础学科,致力基础研究是学校的办学特点之一。学校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辉煌成绩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如中国思想史学科中的侯外庐学派、中国五大地质学派之一的“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派”、被誉为“中国骄傲”的数理科学领域的“侯氏变换”和“王氏定理”“秦岭造山带理论”“三幕式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理论”以及世界史研究中的“文明交往理论”等等。
积极培养基础学科人才,支撑和推动西部和陕西地方学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学校培养了大批基础学科专业人才,相当一部分就职在西部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为国家科技创新做出了无私奉献。如,参加我国首次核试验的爆破力学专家王茹芝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著名钨矿地质学专家康永孚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新中国第一位钻井泥浆专家张克勤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我国著名弹道专家闫章更毕业于西北大学数学系;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图形发生器的科学家罗健夫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等等。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
8.1 存在的问题
学校定位与培养目标在部分学科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上不尽到位。学校要求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确立要“基于国标、高于国标”。但是,目前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没有精准描述,存在“过泛”和“过于笼统”的问题;甚至有一些专业的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立时,缺乏深入调查与认真论证,有一定随意性;还有一些专业的课程体系不能完全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实践教学所修学分占总修学分比例设置达不到教育部的基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方式不具体,缺少操作性;有些专业的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不能满足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的开设的需要。
支撑“教学优先”的导向、保障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学校始终将本科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然而, “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轻育人”的现象还有所体现,“教学优先”体现还不够充分,尤其在奖励、评优、职称晋升及年终考核等方面向本科教学倾斜的力度还不够,办学经费有限导致教学经费投入与实际需求仍有差距;学科的优势资源在人才培养中尚未完全发挥作用。
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不够及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生着深刻变化。面向未来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课程思政与各类课程的有机融合、突出“成果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工科专业认证OBE教学理念、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三化三制”教学模式等推动着教学改革的内涵发展。特别是疫情的出现,更是加快了基于“互联网+”“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变革。但是,学校在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尚未完全转变观念,未能充分融入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没有很好地凸显省属高水平高校的示范领跑效应。
院系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当前,管理重心主要集中在学校层面,院系在教师聘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课程设置、资源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不够,院(系)在办学主体掌控能力不足。职能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统筹质量、标准、规模、结构的能力,校院两级的职责权限还需要进一步厘清。
8.2 改进的措施
坚持统筹管理、分类指导。统筹管理就是要从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性的角度做好顶层设计;分类指导是基于学科专业实际,解决好差异和特色的问题。学校将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权责下放,明确院系的办学主体、质量主体、改革主体地位,把实施“一院一策”作为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最大程度激发“院系办大学”的动力和活力。
进一步推进“西北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以“强化课堂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活跃课外教学”为主线,实施本科教育质量提升“1239工程”,即“坚持一个中心、推进两项改革、提升三种能力、实施九大工程”。“一个中心”就是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核心地位;“两项改革”就是稳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管理方式改革;“三种能力”就是全面提升学生的“通识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九大工程”就是实施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工程、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应用工程、名师引领与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实践创新与基础建设保障工程、活跃课外教育教学活动工程、教学研究与成果培育工程、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工程、教学支持与条件保障工程、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工程。通过政策激励、机制保障,进一步提升本科教育质量。
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坚持“以本为本、以生为本”,一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为核心,全面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充分调动全体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完全学分制改革,建立专业自主选择机制,建立按学年注册、按学分收费、按学分毕业、按绩点授予学位的学籍与学费管理机制,建立“以选课制-导师制为核心,以重修制、主辅修制、学分互认制等为辅助”的教学管理模式,深化教学、人事、财务、后勤和学生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教学管理及教学信息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专业,加大学习自主权。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建立“专业准入准出标准”和“人才培养分流机制”,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适应完全学分制改革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在教学运行机制革、学生管理机制、教学支持机制三方面重点领域推进改革,进一步构建具有西北大学特色的完全学分制体系。
加强卓越拔尖人才培养。加强基础拔尖人才培养理念革新和机制创新,借鉴先进成熟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经验和模式,形成具体改革方案,切实提升现有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内涵质量,并进一步拓展范围、增加数量,按照国家“从纯理到大理、大文、大医”的建设思路,加强相关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力争1-3个专业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同时,面向应用型专业开展校企联合办学、跨校联合培养、中外合作办学以及教改试验班等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卓越人才培养机制。深化研究生“科研项目引领、拓宽口径、夯实基础、提升学术素养”学术学位人才培养和“突出应用、强化实践、行业企业衔接、提高职业能力”专业学位分类培养模式改革。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聚焦学生辩证思维、表达沟通、团队合作、实践操作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优化完善以课堂实验实习、专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践为主要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并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实践教学,使创新创业和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注重优质创新创业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创新创业学院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加强后续跟踪支持。整合和吸纳校内外资源,建立多类型多层次的科研训练和综合实践实习平台,推进产学研结合和校企联合培养。
实施思政教育引领计划。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构建学生党建一流、学风建设一流、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流为抓手,实施“西北大学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计划”。从育人模式创新、就业创业工作理念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切实构建“三全育人”教育体系和“大思政”工作格局。积极发挥学术文化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推进“一院一品”特色的育人工作体系和研究生学术文化活动。